当前位置: 首页 纸币收藏

邮票收藏知识(关于邮票的知识有哪些 邮票的知识有哪些介绍)

时间:2024-03-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纸币收藏 文档下载

正确认识专题集邮的珍罕性在专题邮集中,珍罕性占20分,由此可见,珍罕性在一部专题邮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选题相似的时候,不少评审员更看重的是邮品的珍罕性,而忽视了邮集的思路、创新。邮集的珍罕性占20分,一部十多万元的邮集可能拿到十七、八分,一部五、六万的邮集也不会少于十一、二分,也就是说其差距是五分左右。在首届全国老年人邮展上,某部邮集以其珍罕的邮品取得了金奖。

全面的邮票收藏知识

收藏投资技巧之邮票进市“四不宜”

  1、邮市大热的时候,热门的小型张和其他邮票不宜进,因为过热的邮票都是炒家一炒再炒升价的,时可能暴跌。                      
  2、无人问津的冷票不宜进,冷票是指邮市上价格长期来较低的邮票。因为冷票有它的“致命伤”,或者图案设计不好,如<白鹤>,<敦煌壁画>等,或者票样不合规矩,如<编钟>,<马王堆>,邮人说像明信片(无齿孔)等;或者有些忌讳,如T72M(图68)<药用植物>,1982年5月20日发行,才印115.45万枚,但市价老是低于同年发行的T74M,T79M约50%的价格,而且无多少人问津;或者印数过大,如和106M<熊猫>,是当时印量上千万,超过以前的小型张印量5-6倍多,贪图便宜吃进这些票,很容易压在手上放不出去而只赔不赚。

  3、错体邮票不宜进,一般错体邮票因为没有比照系数而价格较贵,最主要是邮市上的错体不少是人为变造的,邮人一般难以识别其真假。即便是真货,其承接力也不是很大,较难脱手。

  4、超量发行的邮票不宜进,集邮纪念品纪念张,封,片不宜进,对某种传闻纷纷的邮品没有确定以前(如传言某种邮票因错版收回,某种邮票有政治问题)不宜进。哪些邮品不宜收藏

  有的集邮爱好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求珍求全。其实,对邮品的收藏,只要精力与财力状况允许,以丰富的“邮识”为条件,实行兼容并包,又何尝不可呢?但是,确实有3种类型的邮品不宜过多收藏。

  花纸头是一种穿着邮票外衣,实为仿真邮票的印刷品。它与普通邮票一样,印有国名、图案、面值,并打有齿孔,一般也盖有邮戳。但是花纸头的面值是虚拟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资。这类邮票设计得大都花里胡哨,引人注目,并以铜版纸印刷,容易引起集邮爱好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对于这类邮票的收藏应慎重。

  还有一种金银邮品。这类邮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辄镶金嵌银,显得雍容华贵,这也成为它的最大卖点。起初人们看到这类邮品不俗的包装,容易将其与珍邮等同起来,再加之广告上“限量发行”、“流水编号”等字样的大力吹捧,便慷慨解囊。后来随着人们“邮识”的增加,加上该类邮品受到“不得组集参展”的限制,许多人认为把它们存放在家中也不过是占据空间罢了。

  另外,商业邮票也不宜多藏。这类邮票的发行国大多是一些非洲国家和欧洲内陆以发行邮票为支柱产业的小国,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印刷精美。这类邮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出口,外销大大超过了内需。这类邮票曾在1996年至1997年间风光一时,但随着邮市走冷,也就逐渐无人问津了。正确认识专题集邮的珍罕性

  在专题邮集中,珍罕性占20分,由此可见,珍罕性在一部专题邮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选题相似的时候,不少评审员更看重的是邮品的珍罕性,而忽视了邮集的思路、创新。甚至有人认为,5万元以下很难参加国家级邮展,5-10万是镀金奖及以下的层次,10-20万是镀金奖和大镀金奖,拿金奖就要在此之上,仿佛集邮展览变成了金钱的较量,过高的门槛使许多专题集邮者面对邮展望而却步,这将不利于我国专题集邮事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专题集邮珍罕性的认识有几个误区:

1. 邮品越珍罕,邮集水平越高。有些人过分强调了珍罕性的重要,一部邮集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取决于邮品的质量。邮集的珍罕性占20分,一部十多万元的邮集可能拿到十七、八分,一部五、六万的邮集也不会少于十一、二分,也就是说其差距是五分左右。而在其它方面还有80分,只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完全可以缩小差距,甚至可超越价值高的邮集。在首届全国老年人邮展上,某部邮集以其珍罕的邮品取得了金奖。这一结果却受到越来越多集邮者的质疑,因为这部邮集所选用的邮品并不切题、邮集的纲要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作为专题集邮者不应该片面看重珍罕性,而还要注意专业知识、集邮知识的积累。作为评审员更应该客观细致地评价每部作品,使评审结果公正、合理。

2. 邮品越贵越珍罕。人们习惯使用价格来衡量邮品地珍罕性,数千元以上的邮品才是珍罕,几元、几十元一件的就不是珍罕的邮品。一枚1000多元的金猴却不能说珍罕,因为只要有钱,无论到哪个邮市都能买到。有些数十年前的邮资机戳、宣传戳虽然只要数十元,但其收集的难度却远高于猴票。邮集的珍罕性固然要体现在邮品的价格上,更要体现在收集的难度上,这才能使集邮者保持不断去寻觅、去追求的乐趣。

3.年代越久远越珍罕。专题邮集中使用大量1900年以前的邮品,使整部邮集的外观充满了古朴、沧桑,人们包括评审员会对此产生好感。一般说来,年代越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能流传下来的邮品就会越来越少,如中国的大龙邮票、红印花加盖票等,这些能称为珍罕的邮品。但有些外国早期的邮资封片,发行量巨大,留存下来的数量也很多,国外只要花几美元就很容易买到,而到了国内,被哄抬到数百元甚至更高,这些邮品不一定就是珍罕。

4. 不管题材是什么,珍罕性的要求没有区别。自黑便士发行以来,世界上,已发行了数十万种邮票,假如包括邮戳、邮资封片等,更是数不胜数。但早期珍罕的邮品往往集中在动植物、雕塑、建筑物、国家元首等,近期的邮品才多种多样。所以,不应该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珍罕性。举例说,《声音》的收集难度要远高于《雕塑》,因现存《雕塑》的珍罕邮品非常多,其选择的空间就远多于《声音》,而《声音》的邮品往往要经过苦苦寻觅,才能得到,尽管《声音》可能只花三四万元,但其收集难度不见得比十多万元的雕塑低。珍罕性应该与收集难度成正比。

珍罕性虽然重要,但它不是影响邮集取得高分的唯一因素,珍罕性以外,还有80分等待我们去争取,我希望广大集邮爱好者不要紧盯着珍罕性,而应该全面地改进,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关于邮票的知识有哪些 邮票的知识有哪些介绍

   关于邮票的知识有哪些:

  1、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

  2、邮票上的国名: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

  3、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

  4、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5、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

  6、邮票品相:所谓邮票品相,就是邮票的相貌。

   邮票:

  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巨变”大型邮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行,精挑细选的188枚邮票让观众重温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邮票的收藏价值?邮票收藏要注意什么?

邮票有邮寄价值 ,观赏价值,纪念价值,收藏价值大小取决于存世量大小。邮票收藏要注意邮品的保管,由于其材质为纸质并有背胶,保管不好容易受潮使其发黄发霉导致价值大打折扣。邮品的收藏还不要盲目跟风,容易套在其中不能自拔。新邮品尽量选择发行量少并且印制精美意义重大的比较稳妥。珍贵邮品的收藏建议从正规途径购进,并且要对其规格特征非常了解的情况下方能买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怎样更好的收藏邮票?

邮票的收藏与保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枚邮票有纤细的齿孔,有怕受潮的背胶,如果不注意保管,就会发生沾污、折裂、缺齿、粘胶以及出现霉点,从而影响邮票的品相。   邮票最好放入邮册内收藏,不要把邮票随便放入信封或夹到书中收藏,否则就容易发生粘连。新买到的邮册,往往纸张有些潮,因而需要用干燥剂干燥一下,再把邮票插进邮册。邮册不用时,应放在干燥且通风的地方,并且要持直立状态,不要将邮册相互叠压、横放,以免潮气侵入,使邮票发生黄霉斑点。特别是我国南方梅雨季节,更应该格外注意。邮册应该定期拿出来通一通风,整理一下,最好是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整理邮册,整理邮册时不要让邮票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邮票整理摆放时,一定要用镊子,切记不可直接用手去摆弄邮票,因为手上有汗,会留下手印,尤其是印有金粉的邮票更容易被污染。   邮票的背胶在收藏保管中是一件颇让人费脑筋的事情。邮票背面涂上的胶水,是为了方便人贴用邮票,但是胶水遇潮就会软化、溶解、粘连在邮册上。有人为了保存方便,把邮票的背胶用水洗掉,使邮票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面目,且容易损伤齿尖、齿孔,用水洗掉背胶会将邮票品相损坏,这种收藏方法是不可取的。一般地讲,邮票最好保留原胶,为了防止背胶出问题,应该经常检查背胶情况,及时地处理好背胶在保存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