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年,英国的一位下院议员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议以一便士作为邮寄普通信件的邮资。罗兰·希尔的方案规定,信件必须装在带有面值的特制信封内寄出。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第一张邮票是谁发明设计的
英国世界第一张邮票的诞生
十八世纪初叶,英国邮政制度极其复杂,邮资也很昂贵,邮政事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要求邮政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824年,英国的一位下院议员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议以一
便士作为邮寄普通信件的邮资。1827年,英国人罗兰·希尔在报刊上发表了题为《邮政制度的改
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的文章,建议在英国本土对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内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预付邮资。
希尔的文章受到广泛好评和重视,英国议会的邮政改革特别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讨论,并于
1939年通过了以罗兰·希尔的建议为主要内容的邮政改革提案。
罗兰·希尔的方案规定,信件必须装在带有面值的特制信封内寄出。该方案虽然解决了邮
资问题,但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有人建议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贴式的邮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邮资,希尔采纳了这项建议。随后,他亲自动手设计了邮票。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肖
像为基础,画了两副邮票的画稿交给查尔斯和弗雷得利克父子雕刻,并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了,当时的邮票是无齿的。直至1847年发明了齿孔机,才
有今天这样带齿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
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
扩展资料
特色邮票介绍
奥运
自奥林匹克和现代奥运会问世起来,体育邮票就与它结为亲密“伙伴”,并以邮票的形式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为此,东道国在希腊邮协领导人萨科拉弗斯的建议下,率先发行世界第一套奥运会邮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体育出票),成为体育邮票的开山之作。
无齿
无齿邮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亨利·亚第尔发明了打孔机后,英国和其它国家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但有些国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发行无齿孔邮票的历史很长。
如中国解放区发行了许多无齿孔邮票,就因当时无打孔条件。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有了打孔条件,但为了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专门发行无齿孔邮票,也有在发行有齿邮票同时,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倍受集邮爱好者青睐,收集无齿孔邮票最好是带边纸或双连的,谨防伪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展开全部带齿孔的邮票是这样发明的: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于是,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后来各国邮政机构都在邮票印制厂配备了邮票打孔机,于是今天我们看见的邮票绝大多数都是有齿孔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