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陶瓷收藏

雍正和乾隆仿哥窑瓷器怎么区别

时间:2025-07-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陶瓷收藏 文档下载

雍正和乾隆仿哥窑瓷器怎么区别

哥窑瓷器,作为宫廷窑口特供的瓷器,不仅在宋瓷中出类拔萃,在历代瓷器收藏中,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现今唯一传世的哥窑瓷器真品,那就是北宋牡丹三彩洗哥窑,它代表着一个时代制瓷工艺的巅峰,也是宫廷制瓷的一个里程碑,所以后世有诸多仿哥窑瓷器,其中雍正和乾隆时期的仿哥窑瓷器出品精美,质量极佳,是仿哥窑瓷器中的上品,那么这两种仿哥窑瓷器怎么区别呢?

此件元代·龙泉青瓷双鱼洗,撇口,弧腹,圈足。圈足厚实。通体施青釉,釉色呈鸭蛋青色,釉层失透,釉面莹润。内印双鱼纹,外花瓣纹,仅以釉色装饰,古朴大方。 品相补充:口沿小磕皮

首先,清仿古瓷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雍正与乾隆时期也不例外。清代仿宋瓷,并不局限于模仿某种工艺或装饰效果,它重视的是再现古瓷通体的气派,虽然没有在细节处着眼把握特征,但是用于仿瓷,就另有一番韵味了。所以雍正与乾隆仿哥窑瓷釉面并不厚,片纹也无甚特色,不能拿传统哥窑瓷器的特征来加以鉴定。但是雍正与乾隆仿哥窑瓷器有一点极好甄别,那就是器型极具时代特色,特别是瓶罐等器型,往往是本朝器型直接使用,加以哥窑古瓷特征,是很明显的清仿古瓷,区别于历朝历代。

但即使同为清仿古瓷,雍正年间的仿哥窑瓷器与乾隆年间的仿哥窑瓷器又大不一样。雍正年间的哥窑瓷器多为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工艺进步,水平较高。从器型上来说,多为雍正时期常见的端庄稳重器型,瓷胎细腻坚实,有厚度,釉面上有玻璃光泽,色阶多变,清透明丽,佳品呈现出油酥般的质地。同时雍正仿哥窑瓷器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施釉露骨,能够再现哥窑瓷器“紫口铁足”的现象。而对于“金丝铁线”的模仿,与宋哥窑瓷略有区别,开片不细,且金丝铁线的对比也不同,金丝少,铁线多,呈黑色,这一点不及哥窑瓷器。

而乾隆时期的仿哥窑瓷器虽然延续了雍正时期的风格,但又有创新之处,因为乾隆朝瓷器多富丽繁复风格,仿哥窑瓷也有这样的特征,体现在用堆花铁砂青铜器纹饰进行装饰上,花纹更加复杂,综合了哥窑瓷器清灵秀美与乾隆瓷器富丽堂皇的风格,通体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且乾隆时期的仿哥窑瓷器器型多,除了日常器型,还有专供宗教的瓷器,例如达摩像、香炉等,但是这一类瓷器多为民窑所出,质量不如官窑所出。

雍正与乾隆仿哥窑瓷器图片及价格:

1:清雍正仿哥窑纸搥瓶,尺寸:16.8厘米,估价: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4,940,000 ,成交时间:2011-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2:清乾隆仿哥窑釉双如意耳壶,尺寸:32.7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HKD 4,600,000 ,成交时间:2006-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器型精致细腻,釉水温润,釉面光洁,完整全品

3:清雍正仿哥窑釉弦纹洗口瓶,尺寸:高38.1厘米,估价:HKD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HKD 3,928,000 ,成交时间:2006-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4:清雍正仿哥窑釉如意耳方壶,尺寸:51.5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3,727,500 ,成交时间:2008-04-1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5:清乾隆仿哥窑釉双螭耳海棠形尊,尺寸:30.8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2,360,000 ,成交时间:2006-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

6:清雍正仿哥窑釉绶带耳如意尊,尺寸:24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2,302,400 ,成交时间:2004-04-2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7:清乾隆仿哥窑瓶,尺寸:高21.5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1,568,000 ,成交时间:2009-10-19,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五周年庆典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施仿哥釉,釉面肥厚,釉色莹润呈灰青色,釉面布满大小不同的片纹,片纹深者如铁色,浅者呈金黄色。足底呈铁黑色,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釉面开片是因胎釉在烧制过程中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出现的工艺上的弊病,但这种缺陷美,却独具装饰艺术效果,它犹如寒冬江河中的冰裂,千变万化,别具古朴自然的天趣,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哥窑“器小而开大片,器大而开小片,皆足贵也。”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旧有“千金易得,宋瓷难求”之说,形容宋瓷的珍贵,故后世多有仿制,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开始仿哥釉瓷,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都有烧制,以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的仿哥窑艺术成就最高。成化时期仿哥釉器多为小件,有碗、盘、洗之类。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所仿哥釉器,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仿铁骨哥釉”。均模仿宋哥釉之特色,釉质柔润,所烧器物除仿宋代器外,多为雍正乾隆时期的典型器型,且多书本朝款。造型十分丰富,除杯、洗、盘、碗外,尚有六方瓶、贯耳瓶、梅瓶、花觚、扁壶、琮式瓶、香炉等大器。“仿旧须宗其典雅,肇新务审其渊源”,虽宗宋哥釉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艺术风格。清蓝浦《景德镇陶录》称为:“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
此瓶以汉代铜器为宗,端庄古朴秀丽,哥釉滋润腴厚,为乾隆仿哥釉的典型器,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8:清乾隆仿哥窑六方贯耳瓶,尺寸:465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价: HKD 1,500,000 ,成交时间:2015-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清 乾隆仿官釉大开片哥釉香炉 尺寸 高度8.2cm 口径8cm 腹径10cm 品相 全品范畴 有开片加深 无磕冲 圆口,鱼篓造型,釉面温润,酥光可见;器身整体大开片,金丝铁线,仿宋代官釉,紫口;修足娴熟爽利,胎质坚实,底部方款,内刻“宣德年制”四字寄托款,整体造型仿明代宣德炉;尺寸盈手可握,文房案头雅器。 器身红漆应为文物公司老标识。

9:清乾隆仿哥窑釉浮雕“八卦图”琮式瓶,尺寸:28厘米,估价:HKD 180,000 ~ 250,000,成交价: HKD 1,100,000 ,成交时间:2011-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栏目热门

栏目最新